此方案我已经在03年夏季就采用了!当时总共加工了5-6根.包括本地业余中继台两根![我们那时候尽可能的降底成本!现在想来总共不过60元左右,效果较佳,目前仍在工作!]本地火腿测试中表现多很棒!
实图以及流程图片由本地的HAM:BG4WAH发上来,一目了然!我想你会有收获的!期待中!!
没有了短路环,没有了上端的短路构造以及所为的辐射振子!完全开放!构造极间单!机理较复杂!以后会慢慢的讲解,您就明白了!
430mhz/144mhz廉价同轴高增益天线一、用普通5d-2v同轴电缆(相当于国产的5d-5)按图3所示尺寸,剪出数段1/2λ线段,1/4λ首尾两段,并把每段头尾外皮用利刀切去少许,露出中心金属铜线3-4mm以供焊接。然后把第一段1/4λ的中芯焊接至第二段1/2λ段的外层导体铜网,而第二段尾的外层铜网则焊接到第三段的中芯。如此类推至末尾的一段1/4λ段为止,如图一。至最末一段的网尾部时则把它的中芯和外层导体铜网焊在一起,再在其上焊上一根1/4λ的铜棒。
另外,最下面一段要如图一所示焊一小环(尺寸无太准确的要求),或在馈电电缆与最后1/4λ段连接处接3至4根长度为1/4λ奇数倍的地网辐射条,以使天线的电流形成完整的通路。
二、关于同轴天线自上到下各节的一般结构、原理和调试
1,同轴阵列天线的顶部为一截1/4波长振子,可以是金属杆,也可以利用电缆外皮(或和芯线接在一起)做成。
2,振子下面为一截1/4波长同轴电缆,起阻抗变换作用,上端以低阻抗与1/4 波长振子的低阻抗匹配,下端呈现高阻抗,与下面各节来的高阻抗馈电相匹配。
3,再下面为若干节1/2波长的同轴电缆,各节之间芯线和外皮交叉连接。交叉连接破坏了电缆的连续性,所以高频电流不再被屏蔽在电缆芯线和内壁,使一部分高频电流从电缆外壁流过而辐射能量,每一节都有点类似于一支半波长垂直天线。
流过每一截电缆段的电流相位比前面一段落后1/2 波长,而电缆又被交叉连接,所有外皮的电流正好变成同方向,组成了一个半波长同相振子陈列,它们在水平方向辐射的电磁场互相叠加,而在垂直方向的辐射由于路径差别而互相抵消,使能量集中在水平面附近,形成较高的天线增益。所有芯线段的电流互相之间也是同方向的(但与外皮反向),不过它们被屏蔽在内腔,不会影响外皮的辐射。1/2 波长的同轴电缆从
两端看进去的阻抗总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以高阻抗从最下面一节馈电,则这一节的上端也呈现高阻抗,继续以高阻抗向更上一节馈电,直到第2项所说的阻抗变换节。
4,天线的最下面一节为1/4波长同轴电缆,将收/发信的 50欧低阻抗变换成高阻抗,与上面的1/2 波长辐射段相匹配。
5,馈电的同轴电缆的芯线与第4项匹配段的芯线相接,馈电电缆的外皮与第 4项匹配段的外皮相接,同时连接到3或4根长度为 1/4的奇数倍的地网辐射条上,地网使天线的电流形成完整的通路,不使高频电流从馈电电缆的外皮通过。
6,如果不采用地网辐射条, 则需要在馈电点加入为天线提供电流通路、消除馈电电缆外皮电流的任何措施。
7,第 3项所述1/2波长辐射段的节数越多,不同方向辐射能量的叠加/抵消作用越强,天线在垂直面内的方向性越强, 天线的增益越高。但是随着能量的辐射,越靠上面天线电流越小,所以随着总节数变多,每增加一节 1/2波长辐射段所能带来的增益越来越少。8 节辐射段的增益约为6 db,16节辐射段的增益约为 9db(相对于1/4 波长垂直接地天线)。
8,计算:上述各节的计算与一般电缆或天线,例如1/2波长辐射段的实际长度应该是相应频率的真空波长乘以电缆的速度系数(约为0.65-0.75),顶部 1/4波长辐射段的速度系数则应取0.95左右。
9,调试: 先做一个只带有两节辐射段的天线,垂直悬挂在空旷处。用天线分析仪测出谐振频率。如果偏高,准备一、两节偏长的辐射段。如果偏短,准备一、两节偏长的辐射段。将准备的这一、两节辐射段加进去,再测试谐振频率,以决定再准备什么样的辐射段。依次类推,在不断加进新的辐射段的同时使谐振频率趋于设计的中心频率,最终偏差不应大于+/-0.5mhz。如果制作小心,这样得到的swr应小1.3。
10,封装: 天线应封装在直径20-25mm玻璃钢管中,并妥善加以防水密封。顶端的 1/4波长振子最好伸出管外以利中和静电,管子下面应比电缆长出 300mm 以便固定。 如果没有玻璃钢管,国外爱好者也有用pvc工程塑料管的。
那个小小的说穿了铜线网起的作用你恐怕还不明白!那就是我们常在普通天线中常说的匹配器"巴仑"原理一样.但在这里叫扼流套.
其工作原理很都HAM也知道,但还是讲一下:传输线理论告诉我们,同轴传输线是不平衡的,电流在同轴线内部流动时原本是平衡的,具体说,内导体上的电流与外导体内侧的电流在数值上是相等的而在方向上是向反的.然而,当电流波的到达对称的天线的时候,一部分电流会从外导体外侧流失!这就使的天线两臂上的电流不平衡,(半波振子天线),为了抑制外表面这种有害电流的向下运行,科学家们很早想到了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在其天线馈入点向下一个工作波长的地方放置一个套状平衡转换器,其扼流套与同轴线外导体形成了又一个特征阻抗的短路同轴线,此同轴线的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在其设计频点上,该短路线短路点的输入阻抗理想情况下为无限大!!从而抑制了同轴线外导体表面向下运行的电流!棒与电缆短路点以下的电缆外皮电流近似为零!!回味一下,小小此结构,多大能耐!
平常我们讲的地网我个人认为:1,相当于无线大的大地平面反射,提供一个有效的向上反射体.保持天线的某些特性2,平衡馈线上的高频电流!
实用了此结构后你就会有很深的体验!我们的同轴天线体结构在我眼里是一个1/2波长发射天线非常巧妙的高级连接体!每一个阵子都是那么的完美!前半波先正向辐射,后半波进入倒相,把反向的高频电流在同轴电缆屏蔽层内表面感应出高频电场,下面就是高频电场产生高频电流辐射出去,得了,辐射的恰恰就是电磁波!!!但其有一定的落后与正向辐射能!把我们常规浪费的反相电磁能充分利用起来!真精彩!其单数阵子跟双数阵子辐射场正好完全平衡,就是轻微的高频电流的反馈,(取决与你的加工精度)下边还有扼流套!匀衡匹配!
展开你的想像,非常的放大你的大脑,每一根阵子辐射时产生的能量场,一起在一个平面上沿着每一根阵子的中心相互作用,压缩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宽度!!!远场区获得的能量也越多!整根天线阵子产生的水平半功率波瓣宽度越小越好,其功率密度越高!!!!!!!极大的压缩,远场区获得更多!!!是不是做梦哪!!
对我们目前广泛采用的天线体的个人另类认识,讲错了拍砖!!别客气!
先说说短路环,其实际就是一个闭合的导相环,因为棒子里面的空间非常狭小水平方向不好采取措施出此方岸!有一种垂直天线系统就是将导相机构沿水平方向1/4波长回头,整体1/2波长!难看!
电波辐射需要的是开放的电场环境!任何一个短路电气上的机构都有点不可想像!强扑短路芯线跟屏蔽层,高频电流该怎么在此点走!!为什么呐!认认真真想想!自从第一眼看到该图就有点别扭!!郁闷了好长时间!匹配!也做了很多该结构,用来匹配试验,效果并不满意!有的还相当差!能量反馈太多!天线电波检测仪得到的定量能量场我非常不满意!真实就是这样,科学来不的半点马虎.不然你那是胡说八道!谁信!不谈了!再看看顶端构照,难到我们所有的HAM没有留意那是一个变样的1/2波长天线!至少对他的单独的系统定量分惜的HAM太少!大家经常也比较科学实际的进行比较,其有较好的辐射性!远场区性能不错等等时,感到对该天线不能用单一的观念来判断了!先不谈了,你可先想想看!
我们业余分析一根天线的性能的好坏!最佳的办法就是越远的地方,获得的越微小的信越好!驻波倒反而为其次!这是对的!为什么两者不能兼得呐!有没有一种即间单而又非常能够加工的窄带天线呢!(带宽越宽,干扰越多!烦不烦!真烦!)天线中的"杂"东西越多越好吗!??我看不一定吧!!考滤的太繁琐了!累不累啊!!
不多说了,你要是有好的分析可共同交流!还望多多的给于开放的思绪,您的每一个想法就是一个亮点!!!与天下HAM共交流!!!73!
整根天线除扼流套的以外,要断取的阵子奇数为佳!切11,13,15,还有17根阵子等等段.偶数的顶端阵子的辐射差一些!不爽!还不如不要!物理尺寸太高了,增益也高!但你也要考滤抗风能力啊!平常取13根阵子,够用了!
绝不讲大话,通过本地的多位HAM的长期实际使用,都会发出想不到的感慨!表现相当好!平常玻璃钢的天线你已为有多好吗!很多制作方面相当多的是垃圾,你不会买一根天线回来拆吧!用呗!同一地点就你的那个天线位置,就是用1/4波长的GP天线大气传输好的时候不一定有太大差别!想得到好的效果,只要你有钱,买呗!但感觉是不是差点什么!DIY精神!该系统在同样的物理高度内要优于相同的天线!您感觉不出来的时候,你的机器可有感觉了.轻装上阵!
该天线说间单就是间单!!!为了我们天下穷HAM们有根满意的好天线!!而且要价廉物美!!超值!总成本就是馈线的价格加PVC管的钱!多省!73!!
用-3线[75,50欧姆均可]长度24厘米11-13根同轴电缆[根数越多天线也越高,增益也相对提高,架设也要考虑高度!],两端去0.5厘米加工,留23厘米中间长度!无需要顶端加任何短路装设!开路!底端也是与电缆交差焊接!不需要任何短路环!有一点的是在最下端的焊接点向下23厘米的地方在屏蔽层上开一个1-2毫米的小环看到屏蔽层!下面用任何的金属材料[屏蔽层铜丝加内里的锡层最好]包在屏蔽层上向天线的上方包上11.5厘米,也就是其此一半长度,重要的一点,连接下端,可焊接![此也叫扼流套] 完成!间单吧!!!就是间单!一切的一切成功在于焊接!!!!其失败也是于此!
个人理解1,第1,3,5,7,等等段振子为主辐射单元.2,4,6,8,10等等为交差倒相单元,辐射为辅助单元!顶上开路不连接,完全开放.
2,下面的扼流套一定要保留,此对与微调该天线的驻波有很好的帮助![很间单,拉长一点,或者缩短一点!微调于你加工每一个焊接时产生的不必要的偏差!
3,此-3线23厘米中间长度经过十多根天线的使用效果表现极佳!无一回手!
4,驻波也要看你的焊接功夫了!离中心频点435Mhz上下5Mhz[总的十兆内]的驻波均在1.2-1.3已内!435上下0.5-1内可轻易找到1.0-1.1的点!爽!业余频段以外驻波变化非常大!也就是说该天线系统可最佳工作频率范围小!抗干扰能力提高!这不是我们好多HAM追求的吗!
我有好几根天线整体的驻波430-440内表显示1.1-1.2我总以为表坏了!不瞎说!科学就是科学!!
1,其实该天线系统可分析为二分之一波长天线垂直方向组阵!串接!那个下面的扼流套可作为平常地网看待!驻波微调的一个好东西!!
2,我个人认为,说错了,拍砖!第一个单元屏蔽层整体[二分一波长]主发射,第二个单元[二分之一波长]整体倒相!(辐射差一点)第三单元主发射!第四单元倒相!为什么呐!细想一下,高频电流做一个波长的运行,我们知道前半部为正相,后半部为反相,而反相电流辐射机理是不须要的,我们要改变其电流运行方向,而且不影响正相辐射的辐射场的形状,主瓣宽度,旁瓣电平,还有其产生的输入阻抗,[因为在整个波长的每一个部分的感应电流不一样,在电路中每点的阻抗完全不一样].有没有能够在垂直方向尽可能压缩其高度,而且满足安全辐射的要求的方案,其机理最小要满足馈线接入方便,不能太复杂!越复杂,调整越麻烦,失败越高!!!
3,佛兰克林早在1920年就已经提出这一天线的原理.他当是也分为底馈跟中馈两方岸! 此天线也叫佛兰克林天线!我尊称他!其讲解太麻繁了,我开始理解时头都大了!笑笑!!
4,还是佛兰克林想到了绝妙的方岸,就采用此馈线解决导相!交差连接!天才!
一根发射,一根进入到内里,出来之后继续发射,接着又是导相,后面又是发射!!!
1/2波长!哈哈!您的每一根振子的尺寸要求非常高!!不能有大于1毫米以外的加工误差![2毫米的差别]哈哈!后果是做一根失败一根!!很可怕!下面的扼流套方岸!真绝!
5,对于目前的所有包扩很多的成品天线的方岸,本人一面之词,还望拍砖!上下处理的让人感觉特别别扭!不知道当初辐射原理不的其解!!短路!天线我只知道要开放其高频辐射场,一般要其开放!为何要闭合!这样搞来也相当于把多根435Mhz波长的1/2拉杆天线垂直发射总体整益几乎一样!
6,最严重的是每一种馈线的缩短系数就是厂家给的也不一定有效!那就看你的计算功夫了!目前采用的是0.66[标准为实心聚乙烯]泡沫材料为0.78!
7,我们采用的通常要乘上空气介质的系数没有算进去!!我的一大发现![心得!!不解中!!!]
8, 300/435*0.66/2=0.2275米(后来实用23,两毫米修正!改计算为:300/435*0.66666/2=22.98厘米!!我的想法!)
9, 取23厘米!!!!!!!你现在知道了此长度由来了吧!
该天线辐射机理与广泛采用的短路方案机理大大不同!不能同比电气性能!该天线工作时分两部分,一部分主发射,一部分导相辅助发射.原有的考滤方法有一定的偏差!
问:1,-7 -9的线做差别有多少?
2,两米(中心频率145,打算是作5段的,最高一段直接用硬铜管接在玻璃钢管外)用这方法,每段68.27毫米,你试制作过吗?效果如何?
3,435频率的23段用作两米的情况如何?
1,有一定的差别,不是太大.但不够理想!从整根天线系统来看,天线的辐射阵子越细越容易获得的成功,并且由于从天线场来分析.口径场没有太大差别! 经济性超前!
2,以前本地通讯网都在400兆,两米段当初没有花精力去搞,搞好了,那时候没人用是不是有点傻呀!!实话实说,要浪费太多的精力,要想在两米段获的成功,就看你当地是否需要了!搞呗!以后那可是你的永远心得! 我后来没有继续下去,一方面,本地的无线电对讲机,车台市场的缩小,没有利益,改行了!但其经验保留到今!其间认识扬中HAM BG4WCQ 江苏新奇军军长,向HAM迈进了一部! 后来建了比较好的中继站!当初可下了功夫了!有一次印像最深的就是那次架设接收天线,为了获的最佳的效果,WCQ将天线一次安装到位,其后整整感冒了一个星期!!!唉!我没法讲,只知道我们那时从不认识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3,不太明白你讲的意思,见谅!是将435段的天线阵子用23根,哪太长了!还是将2到3根阵子,用来发射两米的波段!真报谦,那可是大大的失配,该尺寸永远为定点谐振在一个频点!不要考滤把他用到别的频点,一定要重新设计!明白吗!
23厘米的由来!
我想有很多的HAM心里一大问题:23cm怎么求得!正常计算的话还要加空气缩短系数!此值真让我当初伤透了心!!从0.90 0.92 0.950.97 0.98 0.99 根根试!均告失败! 为此测试专门自制加工了几个小设备.
有一次无意中算了一个值!实测下来效果非常好!于是从头再来演算!晕了!!!晕死了!一个看似不对的计算方法!其0.66后面按数字时多按了几下成了0.66666.又没有考滤其空气中的缩短系数!其结果:300/435=68.96cm 68.96*0.66666/2=22.98cm
呵呵!当时连续做了两根依然很棒!几乎后来断一根,成功一根!那时不是现在,我们也还很穷!能花极小的钱获得通连的快乐!太不容易了!再后来,自己收藏!
再后来为了本地更多的新HAM的通联成功.重新加工,其性能依然不变,采用了有两种-3线,效果几乎看不出有啥明显差别!实际在他们使用中,经常获得的通联效果出奇的好!!看到他们开心,我也开心!这就是生活的乐趣!!!!!
两米甚高频145Mhz中心计算的方法,需要做的可尝试一下
300/145*0.66666/2=68.96cm 就用69cm
不是常规的0.66!也没有讨厌的缩短系数!还要加工精确一点!
1毫米的误差,可有3Mhz左右的出入!2豪米那太多了!
关于让我们很讨厌的一个参数:缩短系数的个人新的看法!
无线电波在空间介质一个是真空,一个是大气里的传输的速率有一个修正差.
这跟空气的密度有极大的关系!密度越大差别越大!我们的HAM所处的环境又大不相同,有的在平原,有的在高原,有的在丘陵地带!空气的密度,雨雾,湿度,大气层的悬浮微粒都会加大电波传输时的衰减!天线架设的越高,效果越好,也是有更深层次的道理.
在加工1/2波长,两个1/4波长对称波天线时,说白了,其完全不用考滤加工的系数!天线上高频电流运行是非常的严格!超一流的稳定!你永远不可能看到的方式运行!也就是讲其高频电场不是你想像能够随意压缩的,在近场区几乎不要考滤其的本质!高标准一个波长!那为什么有时候一定要加入其才会好!换个思路!高频电流在导体内流过,再怎样也会有一定阻碍其运行!一点没有,那是天下笑话!既然有的话!也会有大有小!极小的出入,就会换来的所为的差值.每一种天线都有区别!~
频率不变! 波长几乎永远不变!除了一种可能!组成阵列!但也只能说辐射场的主形状改变!电波波长脱离天线后仍保持原体状态!我的小小看法.错了,也别见笑!!!
问:13节大约有多少db的增益?
关于这个问题,包括本地也有相当多的HAM问过,我也没有尖端设备来检测,但根椐一本国外的译本教材书介绍其13节理论值至少8-9db上下.国内的一本高校通信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中获得的值也在8db左右!比较标准!如果想得到更多,17段4米9-10db.再高25段12-13db(以上值都是最底保手值)够你美的!!我的好同志,业余纯手工,懂吗,8db.9db,10db!意味着什么!厂家不要生产了!!!
我对天线的一点看法
我们很多的HAM拼命的想要得到一个驻波1.1 胜至1.05的天线而努力!我个人看法,驻波仅仅是我们能够测量的一个参考,天线将我们机器送过来的高频电流尽可能的吸收与天线的谐振频率达到最大值往外辐射!其辐射时方向受天线形状的影像决定其辐射强度最大的方向!也就是方向图表达意思.我们不能讲的太深,太太深奥了,我也有点晕!还好还保留一点清醒好...天线在辐射时高频电流有时会发生消化不了的时候,就会把多出来的部份高频电流往回送,形成反射电流,平常讲的驻波仅仅就是一个比值而已.反射的越小越好!天线将高频电流发射出去的转换效率也越高!!其方向系数只是衡量天线定向辐射特性的参数,天线效率表示了天线在能量上的转换效能.而增益系数的表示了天线的定向收益的程度!话说回来.增益系数是综合衡量天线能量转换效率和方向特性的参数.它是方向系数跟天线效率的乘积!
当我们的天线做好时其固有的性能基本也就定下来了.我们为了获的其单一的方面而采用的调节是在将反馈的高频电流消耗在调节装置上!不让它下行反馈到机器上.误让我们理解为整个系统很好,很匹配.那是大错特错了!我根据我对场强计的研究得到好多心得.天线发射出的高频电磁波我们是永远都是看不见的!但我的场强计能检测到!(采用了微波频段检波管二倍压+ 9018复合做了一个放大电路)用微安表头指示,精度较好!在同一个位置细细的比较天线发射时在场强计上的示值!天线中不采用任何的匹配装置,跟采用后的比较一下该值的大小.你的心中解不开的梦多半也会释怀!
如果将场强计拿开,放个手台.那么手台天线上获得的能量很明显越多越好呗!!获得越多,信号越好!!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真理!!__1/2波长辐射是最好的!最棒的!!其余各种长度我都来试一下,采用多种匹配措施驻波调的很小,但辐射性能很能看出来.比较差!甚至完全让你失望,太可怕了!!只有1/2波长的转换效率,谐振最好!!驻波还小!无需很繁的匹配电路!轻松搞定!我懂的一个真理--尽可能将天线的物理尺寸接近其工作频率的最佳谐振状态!而不是单一的驻波!!
现在准备做一个v段(接收用)的。特请教几个问题:
1所用的电缆粗还是细比较好?一定要用75ohm的吗?50-5的可以吗?
2v段使用时,每个振子长是否0.5倍波长?下面那短路环可以不要吗?棒子末端需要连接在一起吗?有的人说开始要接一条1/4波长的棒子有人又说不用,到底哪个是对的??
1,严格意义上讲,越粗的天线阵子其整个的天线带宽越宽!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我们通常用在业余频段要的最大化的是其增益及抗干扰性!谈到抗干扰的话那么天线必需要有一个自适应的方式尽可能的降低设备的抗干扰,相应提高设备的选择性!细一点的相应要好一点,75与50欧姆的天线阵子实际做下来差别并不大!不要考滤的过于苛刻.加工时细心一点.
2,用在V段每根仍然是1/2波长乘0,6666试试.其上面没有任何的1/4波长的棒子!棒子末端不需要多此一举连在一起的短路结构!!!棒子就是你断的1/2波长的阵子串接起来的,个人的理解为厂家为了在天线的某些性能方面的要求而采取的一种批量生产时加工方岸!!业余情况下上端的复杂体全部可以不用,就是开放的1/2单元的馈线!!下面的短路也不用,用了其会削减一部份电磁波分量,但天线接入端一定要加扼流套匹配天线结构!!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还望大家多多交流!学习吗!永无止境!!73!
该结构其实是一种高标准可广泛进行推广的方岸!频率越高,体积越小!加工精度也越高!对采取用的材料要求也越高!甚高频体积还好,增益一般.特高频,增益相应要好一些,同样的高度要好的多!超高频也就是3G-30G范围同样的体积能获的效果更高!
小灵通天线也是采用此方岸!一般工作在1.9G范围体积可做的很小巧!!!调整起来也不间单!!
无需地网!天线的下端的扼流套所起的作用就是匹配的功能!地网的功能其实质就是匹配加反向抬高向下压缩的波瓣角度!使其近场微微向上改善一部分辐射分量,能量密度更高一点罢了!而我目前的方岸大大间化了其作用,仅仅用一个小小的扼流套就完成了匹配调节!天线整体辐射的水平方向波瓣角宽度也几乎完全取决于垂直方向你采用的阵子的多少!
阵子越多,其增益也越高
问: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我用两只tk-308做uhf段的中继,收发频差9mhz,发射机13.8v供电,功率5瓦。收发都采用您的天线(13节),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收发压制,两只天线已经水平拉开到55米了,还是压制明显,没有办法再拉开了(据相关资料需要近300米)。我准备采用同轴垂直安装。但13节已经近3米了,如果要达到9倍波长的隔离,收发天线的高度+隔离高度就近13米了,还不包括下边天线对地的隔离高度。那我就面临着要解决防雷的问题,还有近13米的架设高度对我来说也很难实现。我想把13节的长度调整到5节,不知道影响有多大?还有就是想把下边的天线倒过来安装,不知道是否可以减小垂直安装差(天线的接馈线的底部是否辐射相对顶端弱一些?)。本想短信给您,但想别人也可以参考,就发在这儿了。
非常感您对我的信任,我也只能如实的告诉您我纯粹个人架设的一点小小的心得,讲错了别见笑!
1,如采用我教大家做的此天线来架设的话,在没有双工器的情况下水平方向两天线间的间距不底于5米.最最要"命"的就是天线水平方向压制.必须无论如何也要考滤两天线垂直间距尽可能的大于7-8米才能有一定的效果!垂直方向间距越大越好!水平方向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变化.
2,接收天线一定要在高处!(节数长一些)发射可矮到楼顶平屋脊面节数最短9节也无伤大雅!想要充分发挥一个中继台的性能,花尽可能小的钱得到相当好的性能的话,我觉的您应该好好全面考滤一个好的平台---一般大楼顶上一些小天线塔!不是说别的,这些塔的防雷及安全还有下面的供电一般无需您多考滤!系数非常好!毕竟玩无线电也不是几天几个月而是论年来讲的!您的设备在房间还是在室外也要考滤湿度,温度的严格考验!对电源的要求非常高.其过载散热一定要好.在上中继组合之前一定要模拟中继连续大于1小时正常使用各台及电源的温升在其范围,不理想的话可采用微机电源的风扇用一个温控开关来控制它.强制将温!
3,如果你想将发射天线倒过来的想法我觉的您真的动了脑筋,但我在此以前所做的如出一辙的效果并不理想!!真的!不理想就是不理想!但也不见的差的太远!最"聪明"的是讲上下天线立在同一个直线上,两天线尾端间距从5米到20米反向架设并没有好的改善!
4,我们扬中中继从研究天线,中继控制器,独立大电流稳压电源.寻找一个再好不过的海拔高度百米的微波塔可花了功夫!公关最要命但也超值!!塔是最关健的部分!设备元件也有一个非常好的放置的平台,自然通风,散热良好,并有强制散热风扇在中继通连过程中不间断工作.并受控于接收机的音频供电电平,采用达林顿复合电路开启并维持延时之最后音平结束后仍工作2-3分.并把所有设备有效整合安装在一个系统,这样一来,维护也方便!发射天线高度约70米,(大楼楼顶平面上一点)与接收天线水平间距5-6米,垂直间距15米.发射功率刚开始采用20瓦后来发觉有一定的压制就调整功率,并稳定在15瓦特最佳状态!功率看起来不大,传输好的时候上海,青岛的朋友都能美美的做一个QSO!
5,对于我们的一叶小岛我们这里的电磁环境还行!平均海拔4-5米!平常楼的高度也在20米以下,所以直到目前为止中继位址选的应该非常正确!4-5年了!我想说的明白不够了吧!你想架的话一定要综合考滤全面到位才行.否值你要走好多的弯路才明白这才是最好的方岸!!(现在我们又有很多备份的起用的方岸保留)您使用的时间越长越能回味!
最最聪明又有点笨的高明想法---缩短天线的高度!
我们平常知道从空气到水中的无线电波传输的速率是不一样的,在水中的物理长度约为空气中长度的1/9!应该是相当小的一种尺寸.同样3M的长度.在水中约3/9=0.333米.也就是全长约33.3厘米!原23厘米单节改为2.55厘米!你可以用更多的单元数组阵!增益会更高!特小巧!!!关键就是焊接的地方进行有效的防水.AB胶固化非常耐用!用一个直径超过3厘米的PVC棒来做天线的外层!将阵子放入并有效固定在中间部分,将底端牢牢的密闭!上端定位好阵子加纯净的自来水漫过顶并要留一部分空间用来防止水的热涨冷缩留空出来!密闭好!OK!
是不是有点晕了!大大的怀疑其性能!能有那么好吗?如果你了解海底无线通信传输的话你也会明白一点点---在海水中长波的传波最好!需要的功率也小,损耗小,尺寸也小!电波的频率越高,尺寸也越小!非常间单的道理,你明白了吗!有空可做一根玩玩----哪一位用过注水的天线,当你拿一根40-50cm的垂直棒子天线时透过阳光看到天线内的水!我想应该是非常惬意,美妙的事情!!73!
小小的讲一下整个系统概念!因为好多朋友受原来的影响挺大!
第一步,断11-13根24cm长的馈线,屏蔽层的长度在23左右,两端留一点加工焊接。多的要去掉不要短路! (该天线没有任何1/4波长的任何东西!!!也没有短路环之类的东东!!!!!好多的朋友问过我此类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看起来几乎很接近的东西,差别还是有的!但我也并非是天线工程人员,一个念头就搞下去了,解释太理论话了,那得让坛里高手们见笑了!乐乐也好!)
第二步,逐一细心焊接完成!并用万用表打一下看看是否有短路的情况,OK!
第三步,取来你即将连接到您机器上去的馈线,(先剪取一段馈线长度最好稍长一些,15-16cm也无仿,取出屏蔽层备用)将馈线头开好,从屏蔽层平面往下量23cm,开环切口,宽度2毫米差不多了,(从上往下方向去往机器,不要搞错了!!)将取出来的那一小段铜网小心套上去一直到开口端用铜丝整体扎一下。加焊整个环切面焊接良好!松散的朝上部可用电工胶布缠一下无访。
第四步,还等什么呐!交差将最下的即将连接机器的馈线接上!试一下下!耐心一点,差一点,不要太恐惧!玩吗!就得有时心跳要加速一下!开动脑筋!明天会更好!
请问:不明白顶部的1/2结构
不需要并连上吗?
就这么打开着??
还有就是扼流套该怎么焊接?
如果把扼流套改成弹簧式铜丝如何?
'
顶部无需要短路连接!就是开路!
换个思维想一下我们的1/2波长的天线,它是由两根1/4波长的阵子组成,它的输入阻抗约在75欧姆,正好跟我们的常用的标称75欧姆的馈线相匹配!如果您将它的两端连起来那就成了一个折合阵子天线了,那它的输入阻抗就是约300欧姆了,您就无法直接匹配,形成失配,那是很严重的事情!正常都要加巴伦平衡馈电!说回来该天线的特征阻抗约为75欧,与我们常用的输入50欧的馈线也有些失配!必需要加一个平衡馈电装置,在狭小的棒子里科学家们优先采用了扼流套来匹配!(我有一次采用的联通公司的75欧姆的高标准的馈线做的效果好的不得了,在bg4wcq家里驻波相当小的,中心1.0,上下5兆内不大于1.3 ,可惜再后来找不到此材料了!)
扼流套本身来讲它应该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金属桶!并在底部与铜轴电缆的屏蔽层严丝密缝的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构造!由于我们使用的工作频率不太高,为了取材方便就用屏蔽网来代替!所以您想的弹簧式的铜丝最好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