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紫荷精灵 >> 软件网络 >> 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二?
  • 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二?

  • 作者:admin  来源:原创  日期:2017/5/10 10:17:24
  • 2016年5月20日更新Hyper-V Server思路。 2015年11月7日更新FreeNAS下通过VirtualBox运行Windows,小伙伴们不用再考虑QNAP的那个虚拟机功能了,详见内文。 ==================我是一条分割线================== 粘贴个概念:NAS即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 显示全部
    2016年5月20日更新Hyper-V Server思路。
    2015年11月7日更新FreeNAS下通过VirtualBox运行Windows,小伙伴们不用再考虑QNAP的那个虚拟机功能了,详见内文。

    ==================我是一条分割线==================

    粘贴个概念:NAS即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通过网络提供数据访问服务。

    先说结论:
    ————本人不推荐自攒NAS,稳定性弱、兼容性差。
    ————本人也不推荐成品NAS(群晖等),性价比低(入门级4盘位卖到3000),且往往使用坑爹的自家分区格式造成硬盘无法在其他系统上读取,不方便资料移动及脱机保存。值得注意的是群晖用的只是软RAID,稳定性与普通电脑没有区别。

    再说方法:
    首先要明确搭建家用NAS服务器的目的。
    A:挂机下载 (PT/BT/电驴/各种云盘同步)
    B:本地文件共享 (家庭网盘)
    C:文件备份 (TimeMachine等)
    D:远程访问 (个人/家庭云)
    E:媒体服务器 (配合机顶盒或本机播放)
    F:办公用途 (CardDAV Server / Directory Server / Mail Server)
    G:其它用途 (DNS Server / VPN Server / 小型网站服务器等)

    其中绝大部分功能可以通过安装Windows Server实现,高阶童鞋可以安装Linux,懒人可以跑个NAS系统实现,此处不赘述单系统方案。
    本答案侧重于通过虚拟机安装多系统实现更多的功能组合。

    对大部分家用用户而言,硬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稳定性:24x7稳定无故障运行。
    拓展性:较多的硬盘槽位,便于容量扩容;
    兼容性:硬件对操作系统兼容性良好(系统电源管理、硬盘控制器兼容性等),
    体积小巧:占地面积小,便于放置。
    节能:7x24小时挂机下载的情况下,动辄一两百瓦甚至三百多瓦的家用电脑显然不适合作NAS;
    静音:做工好,廉价机箱的箱体共振等问题不应该存在;
    价格合理:合理价格内兼顾以上6点;
    方便维护:常用分区格式、易于故障急救。


    家用NAS的功能(软件)需求:
    便于远程管理,无需连接键鼠、显示器,浏览器内或管理软件简单搞定,支持iOS/Android尤佳。
    作为一台下载机,由于影视文件版权、敏感词等问题,成品NAS自带的下载器即便支持迅雷离线也是龟速,解决方法只能是用win版迅雷配合强制开启高速通道模式!


    出于以上理由,在此提供两种方案:

    首先是1500元以内的廉价方案 (纯NAS方案)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N54l
    价格:1300左右(含运费)
    配置:CPU:AMD Turion II Neo N54l (2.2GHz双核,2M缓存,功耗15w,无风扇)
    内存:4GB ECC DDR3内存一条(最大支持16GB) 、
    硬盘:500G西数黑盘一块
    电源:150w电源
    网卡:NC107i千兆网卡
    硬盘位:4盘位抽屉式槽位(更改bios可安装6块硬盘)
    主板扩展接口:双半高pci-e插槽(可加装USB3.0/RAID卡等)
    其它外部接口:eSATA / VGA / USB2.0 (可35元某宝搞个PCI-E的USB3.0扩展卡)
    整机尺寸:高267mm 宽210mm 深260mm

    为何强烈推荐n54l而不是群晖/QNAP呢?
    1. N54l属于惠普的服务器家族,定位为小型服务器,稳定性、做工都比那些入门级成品NAS来的好;
    2. 价格的绝对优势,千元出头的4盘位设备,群晖及QNAP的入门级4盘位NAS都要3000左右;
    3. 成品NAS不能装win,拜托不要跟我提什么QNAP的虚拟机跑XP;
    4. 比自攒电脑省电、省钱、省心!(双硬盘下的功耗为40w左右)
    5. CPU配置方面说不上华丽,但整体配置作为NAS设备来说可以秒杀在售3000元价格的成品NAS了。
    (经过比较,惠普这台小机器在做工、散热考量上个人感觉比群晖和QNAP都要好)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8价格也已经逼近1500了,想折腾ESXi的童鞋们可以搞起来了(自带硬RAID卡,自带iLO远程管理卡,性能及稳定性秒杀群晖与威联通)。


    (相信许多小伙伴看到开机界面就把持不住了)

    CPU:Intel® Pentium® G2020T处理器(双核2.5G,3M缓存,35W功耗);
    芯片组:Intel® C204 芯片;
    内存:标配4GB (1 x 4GB) PC3-12800E DDR3 UDIMM内存(内置两条内存槽,最高每条内存槽可容纳8GUDIMM内存);
    网卡:HP Ethernet 1Gb 2-port 332i 千兆双口网卡(其中一个网口在iLO激活的情况下会共享作iLO的控制口);
    集成HP iLO 4远程控制卡;
    内置B120i阵列卡(只支持1/0/10阵列,不支持添加缓存);
    内置一条半高PCI-e 2.0 16X PCI插槽;
    标配不带光驱(可选SATA dvd-rw光驱);
    标配不带硬盘(最高支持12TB (4 x 3TB) 3.5" SATA,非热插拔);
    内置一个显卡;
    内置一个非热插拔MicroSD卡插口;
    5个USB 2.0(两个前端,两个后端,一个内置);
    2个USB 3.0(后端);
    一个150W标准电源(不支持冗余);
    一个系统风扇(不支持冗余);
    保修3/3/3(三年备件服务,三年人工服务和三年上门服务)。

    建议想折腾ESXi的骚年们升级CPU至:
    Intel® Xeon® E3-1220Lv2 (2.3GHz/2-core/3MB/17W)或Intel® Xeon® E3-1265Lv2 (2.5GHz 45W)
    并将内存升级至8GB ecc内存 x2(669324-B21)

    ================硬件介绍完毕的分割线================

    先来个NAS方案的拓补图:


    以下为操作系统部分的心得:
    (注:本思路涉及的破解版DSM(黑群晖)仅为测试及学习用途,请将此思路延展至FreeNAS、Openfiler等免费系统,或购买其它收费NAS系统。)

    折腾方法1:(NAS单系统方法)
    1. 旧优盘一个;
    2. 35元的pci-e usb3.0拓展卡一块(千兆网环境可忽略本条);
    3. 5分钟时间(装系统到重启进入DSM5.0完成);
    ——P.S:此方法可选n54l低配版以降低成本,4G内存对DSM来说实在是太浪费了。

    折腾方法2: (Windows+DSM双系统,DSM作为主要存储、共享系统)
    1. Windows8.1或Windows Server系统;
    2. 系统自带Hyper-V中挂载实体硬盘,使用Nanoboot的iso文件引导DSM即可(无需优盘)。可设置Hyper-V随系统启动;
    3. 除win系统盘外,其他磁盘由DSM系统管理,两者间数据共享可采用win下挂载网络磁盘方式进行。
    推荐原因:
    a. 一台机器同时运行了Win和DSM系统,优势互补;
    b. win安装完成后即可远程管理,无需显示器、键鼠;
    c. 可通过强制开启迅雷高速通道的方式达成下载部分被屏蔽资源;
    d. 想尝试实体DSM的时候插个优盘重启即可,由于Hyper-V中挂载的是实体硬盘可以完美切换。

    折腾方法3: (FreeNAS系统,通过Jail插件跑Windows虚拟机)
    1. FreeNAS系统;
    2. 安装Jail插件走起VirtualBox;
    3. VirtualBox下安装Windows虚拟机。
    推荐原因:
    a. 免费系统,不存在盗版问题;
    b. FreeNAS安装快捷、体积小巧,可安装于优盘之中,如出状况轻松重装,不影响虚拟系统;
    c. 通过DDNS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远程管理;
    d. VirtualBox下可以安装调试各种虚拟机,如Windows、Linux等等。


    折腾方法4:(Windows+黑群晖双系统,Windows为主,黑群晖作为补充,推荐)
    如题主要求仅为BT/PT下载,我想说的是迅雷会员版远比群晖/QNAP自带的那些下载套件方便快捷的多,且现在的极速版迅雷可以绑定,作为远程下载机使用。
    媒体共享方面,Win8.1也提供了媒体流功能,或者安装一些功能更完善的媒体服务软件作为更佳方案。
    对安全性要求更强的童鞋可以安装Server2012这类系统,缺点是部署稍嫌麻烦。
    8.1及Server都自带Hyper-V,装一个黑群晖作为功能补充。
    推荐原因:
    a. 与黑群晖系统相比,windows的软件更丰富;
    b. 规避了NAS系统下专用分区格式无法在其它电脑上读取的问题。磁盘空间全满后的移动、更换磁盘、数据保存等都很方便;
    c. 现在的迅雷会员版进行远程下载极其方便,而黑群晖下如果想达成远程下载等功能仍需ssh命令手动配置。

    折腾方法5:(Windows单系统)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迅雷用来下BT/电驴资源,uTorrent或Azureus用来挂PT。

    折腾方法6:(Linux单系统)
    Linux是一个合法且免费的系统,硬件要求极低,安全性、稳定性也相当不差,缺点在于设置过于繁琐,需要大量时间测试、调试。
    下载软件为transmission、uTorrent等。

    折腾方法7:(ESXi或Hyper-V Server)
    好吧其实个人不太推荐ESXi,虽然功能强悍但你想硬盘能自动关闭的话需要再加个RAID卡,折腾的时间成本也比较高,对普通家庭用户而言略蛋疼。

    实在想以此类方式实现对多个虚拟机的控制,个人推荐Microsoft Hyper-V Server。
    Hyper-V Server的优势:
    1. 免费:你没有看错,这货免费,呵呵哒。
    2. 硬件兼容性好:不用对照硬件兼容列表选购拓展设备卡,硬盘休眠各种先天支援,硬盘直通信手拈来。
    3. 学习成本低:只要用过Windows下的Hyper-V就可以轻松上手。
    注:
    Remote Desktop远程管理功能开启命令为: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set rule group="remote desktop" new enable=Yes


    控制方案:
    1.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支持windows/MacOSX/iOS/Android)图片为iOS客户端截图
    2. 群晖官方DS控制端及各软件套件


    如果您真的觉得n54l及Gen8的价格实在太低、并且想多烧点钱怎么办?

    请看4000元豪华方案(下载+高清播放+娱乐)
    其实这方案已经不是NAS的概念了。。。。,应该叫做NAS+媒体中心方案
    没错,作为一个资深老果狗来说,不推荐MacMini简直是不人道有木有!
    apple MacMini 387(价格3500元),外加一个4盘位USB3.0硬盘盒(500元)。

    ————也就是说仅需4000软妹币,您就可以拥有既能播放音视频、又能作为NAS全天候运行、还能作为一台家用电脑使用、接口齐全到爆的超级机顶盒。

    没推荐2014最新款MacMini的原因:
    2014款MacMini已经去掉了双硬盘接口,内存也无法自己添加,拓展性稍弱。

    CPU:intel I5-3210 2.5G (睿频3.1G)
    内存:4GB DDR3内存一条 (最大支持16GB)
    硬盘:500G 2.5寸硬盘(双硬盘接口,加一条硬盘线即可改装为双硬盘)
    显卡:HD4000
    视频输出接口:HDMI
    网络:千兆以太网、802.11ac wifi
    蓝牙:蓝牙4.0
    其它接口:USB3.0、Thunderbolt (可各种转接至DP/DVI/eSATA等等)、SDXC、IR接收器
    整机尺寸:高36mm 宽197mm 深197mm
    (改装用硬盘线,图片来自某宝)

    优点:
    1. 小巧;
    2. 省电:仅13w左右,且CPU速度是等价位成品NAS的n倍;
    3. 静音:闲置仅为12dBA,基本等于无声运行;
    4. 扩展方便:蓝牙4.0、HDMI、光纤输出一应俱全,方便连接电视、功放等。
    5. 可用苹果的遥控器哦~~~


    (示意图)

    折腾方法:
    挂机下载软件:
    1. BT用Mac迅雷,PT用uTorrent、Transmission即可。
    2. 如需要下载岛国动作片,安装虚拟机软件用来运行win版迅雷(Mac版迅雷无法强制打开高速通道)。

    虚拟机软件:
    1.VMware Fusion
    2.Parallesl Desktop
    注:出于安全考虑,Parallels调用实体硬盘时(也就是硬盘模式选BootCamp),不支持分区表读写。
    解决方法为做个DSM优盘,随便找台PC机引导后把硬盘格式化,待其验证完毕插回Mac即可。

    3.Oriacle VM VirtualBox(免费,功能较弱)
    (图片来自virtualbox官网)

    Mac下安装NAS软件(如DSM)的话,建议用Parallels,可调用实体硬盘。

    远程控制软件:
    1.TeamViewer,有Windows/OSX/iOS/Android客户端;
    2. Yuuguu;
    3. apple自家的RemoteDesktop,但只能在OS X上运行。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简单到爆,个人感觉共享及权限设置的方便性上OSX > DSM > Linux > Windows
    只要鼠标动两下。。。就好了
    (前几天弄windows共享及权限,跟OSX相比简直是复杂到崩溃)

    另,如果系统默认的共享方式无法满足您的办公需求,可安装Server 4.0.3(正版售价仅128软妹币)

     

    流媒体解码播放:
    1. Plex
    2. PlayBack


    可能有朋友问,为啥不在MacMini上安装windows?这一点上我实在不推荐,OSX发展到现在,家用方面的软件上其实比windows丰富得多,安装傻瓜化、操作系统免费化、软件低价化、使用白痴化!办公娱乐软件应有尽有,我实在想不出来除了强开高速通道要在win版迅雷之外还有什么装windows的必要。
    (前阵子折腾n54l用了段时间windows,真心觉得麻烦爆了)


    其它推荐:
    建议搞一台能刷dd-wrt或带WOL的路由,各种远程开关机、修改设置。
    (图片为DD-WRT的手机端控制app截图,很方便的对路由进行各种常用设置,以及对NAS的远程开机。)

    以上。

    附转载内容:开源 NAS 操作系统不完全汇总
    FreeNAS®,目前最受欢迎的开源免费 NAS 操作系统之一,基于以安全和稳定著称的 FreeBSD 系统开发,由 ixsystems 公司的技术团队维护。
    项目地址:www.freenas.org
    NAS4Free,基于 FreeNAS 0.7 开发的一个分支,由原 FreeNAS 系统开发者发起创建。许多恋旧的朋友忠实的跟随,安装要求没有 FreeNAS 高,版本更新也很及时。
    项目地址:www.nas4free.org
    OpenMediaVault,由原 FreeNAS 核心开发成员 Volker Theile 发起的基于 Debian Linux 的开源 NAS 操作系统,主要面向家庭用户和小型办公环境,最近发布了针对树莓派的安装包,值得关注。
    项目地址:www.openmediavault.org
    Openfiler,另一款基于浏览器管理的开源 NAS 操作系统,许多人说他好用,因为它基于 rPath Linux 开发。2013年以后,这款 NAS 系统的开源版本再没有更新。
    项目地址:www.openfiler.com
    NexentaStor,基于 OpenSolaris 开发,与 FreeNAS 一样采用强大的 ZFS 文件系统。该系统由 Nexenta Systems 公司技术团队维护,同时提供社区开原版和商业付费版本,社区开原版有 18TB 的存储容量限制,有人说 NexentaStor 比 OpenFiler 好用。
    项目地址:www.nexentastor.org
    RockStor,一款基于 Linux 的开源 NAS 系统,采用企业级文件系统 BTRFS,提供 SMB/CIFS、NFS 以及 SFTP 常见的共享方式。第一个 ISO 镜像发布于 2014-10-02,可见这套 NAS 系统初出茅庐,暂无简体中文支持。不过官网文档已经备齐,保持关注,可能有一番作为。
    项目地址:http://rockstor.com
    EasyNAS,另一款非常年轻的 NAS 系统,与 RockStor 很像,同样采用企业级文件系统 BTRFS,但官方网站和文档会略逊一筹,第一个 ISO 镜像发布于 2014-05-10。
    项目地址:EasyNAS | making storage easy
    NASLite-2,是少数基于 Linux 的商用 NAS 操作系统,由 Server Elements 公司出品,需要支付29.95 美元才能下载 ISO 镜像文件。
    项目地址:www.serverelements.com/?target=NASLite-2
    NanoNAS,同样出自 Server Elements 公司,它是 NASLite-2 的精简版,需支付 9.95 美元才可以下载 ISO 镜像文件。
    项目地址:www.serverelements.com/?target=NanoNAS
    CryptoNAS,以前叫做CryptoBox,是一个专注于磁盘加密的项目,提供基于 Linux 的 LiveCD,整合了 NAS 服务器加密功能,此外,也提供了安装包,可直接安装到现有 Linux 服务器上,为磁盘加密提供友好的浏览器管理界面。
    项目地址:http://www.cryptonas.org (貌似无法正常访问了)
    Webmin,它不是 NAS 操作系统,但可以实现基本的 samba 共享功能,webmin 是目前功能最强大的基于浏览器的 Unix 系统管理工具。可以安装在几乎所有的类 Unix 操作系统上面。特别适合刚入门的用户管理 Linux 服务器。
    项目地址:www.webmin.cn
    GlusterFS,由 Z RESEARCH 公司负责开发,最近非常活跃。 文档也比较齐全,不难上手。GlusterFS 通过 Infiniband RDMA 或 TCP/IP 协议将多台廉价的 x86 主机,通过网络互联成一个并行的网络文件系统。据说 Gluster 已被 RedHat 收购,求证实。
    项目地址:www.gluster.org
    Lustre®,为解决海量存储问题而设计的全新文件系统。是下一代的集群文件系统,可支持10,000个节点,PB的存储量,100GB/S的传输速度,完美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目前Lustre已经运用在一些领域,例如HP SFS产品等。
    项目地址:lustre.org
    前段时间自己组了个DIY的NAS,前后折腾有快2个月,换了几乎所有配件,试了群晖和win2大系统,自己也思考了很久,把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放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目录:1. 需求分析&硬件篇 2. DIY篇3. 软件使用篇 1. 需求分析&硬件篇Nas功能需求无非分成… 显示全部
    前段时间自己组了个DIY的NAS,前后折腾有快2个月,换了几乎所有配件,试了群晖和win2大系统,自己也思考了很久,把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放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目录:
    1. 需求分析&硬件篇
    2. DIY篇
    3. 软件使用篇


    1. 需求分析&硬件篇
    Nas功能需求无非分成这么几种:存储需求、娱乐需求、下载需求、备份/数据安全需求。
    这个阶段要确定几个问题:
    0. 是不是要选用成品NAS。
    考虑部分2手配件的话,DIY nas双盘位成本能控制在800元以内(ITX铝机箱),上NAS机箱或者比较好的机箱的话,4盘位能控制在1100以内。而双盘位能玩起来有点意思的群辉价格在2K左右,不考虑系统万由4盘位的nas也就1K3,机箱比自己DIY的肯定更小巧,更方便。另外淘宝上600元左右的DIY NAS不推荐。大量二手配件不说,主要是这个价格用的机箱太差了,硬盘放里面都不方心。
     
    群辉DS216PLAY,双盘位,支持视频转码输出。市场价2K左右。

    万由NAS,自带系统不给力,一般还是上黑群辉或者WINDOWS,市场价1K3。
    1. 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还是黑群晖 。这决定了你的平台的基本性能需求。
    WINDOWS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下载和同步上,下载上PT软件不熟悉,据说NAS和WINDOWS上差不多,而远程迅雷的稳定性和性能远远不如目前的WINDOWS。
    目前同步软件(代替同步盘)的功能没有一个能代替goodsync,不仅仅可以代替RAID1的功能,实现本机实时同步,更可以局域网,甚至无VPN穿透内网同步。
    用WINDOWS则平台最低是J1900+4G或者赛扬1037U+4G,再低的平台就跑不动了。黑群辉再差的平台+2G内存也能轻松跑起来。另外黑群辉要考虑到对SATA扩展卡的兼容性,不能部署4盘位以上机器。
    我这里选择是1037U+4G的配置,也是测试了T48E+2G的配置后更换的,后者实在带不动Win10。
    2. 对硬盘数量和型号的确定。
    是想活用现在手上的硬盘,还是准备全部买新的?有多大容量的需求?是不是要上RAID?
    一般不推荐在家用采用RAID5/6或者RAID1作为数据备份的方式。RAID5/6不仅仅对需要硬盘是NAS甚至服务器盘(普通硬盘非常容易掉盘),而且也需要上价值千元以上的RAID卡+电池,配置十分麻烦,寿命也成问题(大部分RAID卡都是服务器拆机的,对兼容机支持成问题,很多甚至不支持3T以上硬盘,需要做大量功课确定型号,如果要上RAID建议直接买2手服务器带RAID卡的)。如果用软件组RAID,首先是之前确定的J1900或者U1037平台的性能无法带动RAID5/6,更重要的是断电就容易掉数据,这是数据安全性上无法容忍的。
    RAID1的方式有简单、容易配置的优势,但是也面临2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主板支持RAID1,如果是操作系统支持的RAID1的话,容易产生硬盘没坏,操作系统先跪了就很难恢复数据的问题。其次,不是存在硬盘上的内容都是100%需要双备份的。我的处理方式一般是2+1,2块硬盘储藏数据,再将一块硬盘作为备份盘,数据利用goodsync自动归集。
    硬盘选择上,推荐目前新出的WD4002FYYZ(6002)最新的西数金盘这个系列。这个系列原本是HGST 7K4000服务器硬盘,性能和寿命都不错。问题是震动和噪音都很大,发热量也很大,需要更好的散热和更好的机箱避震。
    如果硬盘数量超过3个,建议直接上4T以上的服务器硬盘或者NAS盘(带双磁头伺服,可以调整磁头角度的硬盘),普通硬盘抗震能力太弱,容易被振动损坏。
    我这里选择是2块WD4002FYYZ,之前测试了HGST的7K4000 4T,发现HGST的渠道实在不行,2块硬盘1块布满划痕,另1块索性就坏了。后来发现西数刚刚出了新版金盘,就买了2块试试。另外手上还有一块假4T红盘(蓝盘换标的)和一块256G镁光SSD。
     
    淘宝上卖的拆机的RAID卡,SAS接口,可以依靠转接线支持SATA,但是一般都对SATA有容量限制。一般要最新的才支持大容量(4-8T)硬盘,这点和便宜的SATA转接卡很不一样。但是最新的RAID卡还在服务器上躺着呢,一般淘汰下来的都是5年前的型号。而最新的RAID卡可能要超过整台NAS的价格。
    3. 是否要上服务器。HP GEN8或者机架。
    服务器优势是做工过硬,服务器主板和机箱电源散热经得住7x24的考验,比普通电脑强很多。劣势在于价格较贵、部署麻烦,更重要一点,风扇非常吵,不考虑静音问题,只能放在独立的隔音房间里,很难在家里部署。
     
    GEN8的暴力风扇和1U电源。整台电脑就依靠1颗12cm风扇散热,噪音可想而知。
    补一个GEN8风扇的讨论帖,这个问题看来困扰不少人了: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7952&extra=page%3D1%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479
    4. 对机器的体积、静音、扩展性、散热的要求。
    一般选机箱分成3种选择,ITX机箱、NAS机箱或者普通机箱(服务器的问题已经讲过了)。
    ITX机箱的优势是小和便宜。但是设计上会忽视对硬盘的散热。加上某些全铝设计的机箱,那硬盘震动和噪音画面实在太美不敢想象。如果只考虑一块硬盘的可以考虑此种机箱。
    上NAS机箱的优势是小巧、对硬盘的散热好(硬盘有风扇直吹),硬盘一般支持直接热插拔,不需要拆开机箱就能连接硬盘,后期加硬盘或者换硬盘方便(但是DIY的依然没有硬盘损坏提示灯,还是需要排查损坏的硬盘)。缺点在于比较便宜的机箱(300左右的)样子比较难看,贵的机箱又上千了,DIY的性价比全无。加上扩展性上有很大的缺陷,小巧的机箱都只支持4盘位,支持8盘位的NAS机箱一般都和mATX机箱的尺寸一样大了。另外NAS箱子都需要上1U服务器电源,比较小巧,价格也比二手ATX电源贵很多。而且因为电源风扇比较小,噪音就相对大了。
    普通机箱缺点正是NAS机箱的优点:普通机箱比较大,而且不支持硬盘热插拔。但是优点也很明显,散热好(一般有硬盘风扇位)、扩展性强(6-8盘位没问题)、有专门静音风扇选择。
    建议4盘位足够用了,不考虑静音(可以放在客厅而不是卧室)的人主要还是选NAS机箱吧,多加300元还是方便很多的。
     
    淘宝上几只低价的nas箱子,都用1U服务器电源,噪音问题比较难解决。
    5. 静音考虑。这章单独写是因为静音会增加很多NAS成本。
    另外对静音有比较大的需求的,都不建议上NAS机箱,请考虑专门的静音机箱,这类机箱体积都比较大。
    NAS的噪音一般是几方面产生的:风扇、硬盘读写、振动。
    风扇主要是机箱风扇(如果不支持调速,风量大了会产生噪音),电源风扇(尽量选择转数慢的大风扇电源,功率300w足够了),CPU风扇(一般小板子会配个很小的风扇,这类风扇转数高,容易产生机械噪音)。一般如果用了静音的箱子(板子带吸音材料的),CPU的风扇声音可以忽略不计,机箱风扇如果全速运转也会比较吵,建议加上风扇调速器和调速风扇。电源风扇需要看下电源标称的风扇转速,一般2000转就有点超了,建议1500转以下的电源。
    再说硬盘,硬盘读写的噪音看硬盘,越是高端、高速的服务器硬盘,读写噪音就越大,HGST(西数新版金盘WD4002、6002)的硬盘噪音简直大到一定程度了,这也是静音机箱主要的需求点。如果选择5900转的NAS盘(比如西数红盘),甚至便宜的监控盘、绿盘等等,这块噪音就小多了。如果硬盘多了,硬盘没有减震机构直接装在机箱上,机箱不可避免的会整体振动。这时候便宜机箱的问题就显现了,钢板太薄机箱振动就产生大量噪音。比较好的机箱加上减震构造加上好的脚垫能避免这点,也延长了硬盘的寿命。
    另外一种避免噪音的方式是选择SSD。可以将下载盘放到SSD上,将储藏盘放到HDD上,至少睡觉的时候机械硬盘就不会运作了。
    我因为机箱是要放在卧室里的,所以最后还是花了不少钱上了静音的配置。我选择了二手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MICRO ATX 静音机箱和二手13年全汉蓝暴节能版360电源。
    ----------------------------------------------------------------

     

    2. DIY篇

    下面是自己组的机器
    我的需求主要是下载和备份, 之前测试了黑群晖的平台,发现黑群晖的迅雷非常不稳定,使用1天就直接当机。后来发现,黑群不仅仅是下载不行,同步方面,对于超大量文件的同步也存在很多问题。经过测试,最后把备份同步软件锁定到goodsync。至此决定把平台换成win10。之前用的T48E+2G的平台也无法使用了,就加了点钱和卖家商量换了块精英1037U+4G内存的配置。配置如下
    NAS主机部分
    平台:精英1037U赛扬主板 4SATA接口,PCI-E x16 接口x1 450左右
    内存:二手 DDR3 1333 金士顿 2Gx2 80
    机箱:二手 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MICRO ATX 带3个风扇和调速器 300
    电源:二手13年全汉蓝暴节能版360电源 300W 带静音风扇 40
    主机部分总价在 870元。算上直接折腾废掉的机箱电源什么的成本在1100左右。如果要上全套全新的配置,估计总价在 1200元左右。
    硬盘部分
    WD4002FYYZ x2 980x2
    假4T WD 红盘(网上蓝盘改的4T红盘太多,具体看硬盘正面黑色胶贴,一般少的那种是真的,建议还是直接上WD4002比较好,正品同样的价格东西差太多了) 800
    镁光256G SSD 550
    互联网部分
    网件NETGEAR R6250 300
    总成本在4800元左右。
    主板选择推荐要支持PCI-E 8x 和 4SATA口还有千兆网卡的板子,这类板子不是很好找,支持PCI-E 8x是为了以后扩展用,可以上二手服务器的RAID卡。如果不准备扩展硬盘也可以只找个4SATA口的板子。比如:
     
    ASROCK/华擎科技 J3160-ITX
     
    ASROCK/华擎科技 Q1900-ITX
    电源方面考虑到静音的问题,选了2手全汉的电源,风扇只有1200转,非常静音,主动FPC也比较省点。问题在于用料比较抠,不知道电容能撑几年。
     
    机箱是挑得最久的东西。一开始打算用NAS机箱,权衡再三还是买了个二手的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MICRO ATX。不仅仅是用料好,而且整个机箱有静音材料包裹,吸音效果好。特别是硬盘架和硬盘间都是通过橡胶垫软性连接,能吸收一定的振动,这点我在别的机箱上都没见过。加上扩展性和自带风扇和调速器,二手的性价比就非常高了。
     
    硬盘选了SSD+HDD的组合,主要考虑是硬盘平时不访问时候可以休眠,平时迅雷下载开启时都用SSD读取,能延长硬盘寿命,并且能减少噪音。这次除去手头的硬盘,加了2块WD4002FYYZ,性能非常不错。年可写入量在200TB,和普通硬盘20TB的量不能比,说明磁头已经是服务器的磁头了。这能大大提高硬盘的可靠性。但是噪音和振动实在很大。

    路由器没有好好选,就买了个网件的千兆路由器,拿到才发现不支持刷第三方固件的版本……好在路由器本身也支持VPN,这样就可以从单位访问家里的NAS了。
    --------------------------------------

     

    3. 软件使用篇
    黑群的使用网上介绍非常多了,这里不作介绍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非常好的基于WINDOWS的NAS配置介绍。这里写一点作为抛砖引玉。
    0. 系统设置:
    装系统前在主板上要改以下几点:断电后自动重启、开启AHCI模式。
    断电后自动重启:这样才能实现NAS无人值守
    1.首先进入BIOS的设置主界面,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再选择[PWR Lost Resume State],这一项有三个选择项。
    选择[Keep OFF]项,代表停电后再来电时,电脑不会自动启动。
    选择[Turn On]项,代表停电后再来电时,电脑会自动启动。
    选择的[Last State],那么代表停电后再来电时,电脑恢复到停电前电脑的状态。断电前如果电脑是处于开机状态,那么来电后就会自动开机。断电前是处于关机状态,那么来电后电脑不会自动开机。
    开启硬盘AHCI模式:
    硬盘对拷速度可以从40M/s(小文件),增长到160M/s
    系统设置需要改以下几点:关闭自动升级、启动自动登录、共享设置、允许远程控制
    关闭WINDOWS自动升级:win10自动升级会自动重启电脑,影响nas使用。可以进入组策略修改,组策略里还有很多好玩的选项,可以关闭很多对WINDOWS性能有影响的功能。
    启动自动登录:避免意外重启后无法远程控制。参考: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11c17a2c127e0ff446e39df8.html
    共享设置:

    允许远程控制:默认是开启的,注意有些杀毒软件会屏蔽这个功能。
    1. 远程控制:TeamViewer 11。傻瓜软件,在NAS和控制机上都安装一份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如果注册了账户还能实现互联网远程控制。对个人用户免费。配置的时候勾上对随WINDOWS启动即可。
    2. 下载:迅雷极速版。 我没有选择开启迅雷远程功能,因为这个功能很不完善,不仅仅是因为3个同时下载进程限制,而且是因为开启了之后只能用网页版控制(装在黑群上就没有这个问题,只限2台电脑都用的是迅雷极速版),我还是用teamviewer控制迅雷来下载。启动了迅雷开机启动和自动开始下载。
    3. 同步软件 Goodsync:该软件不仅仅能实现同步盘的功能(开启文件改变时自动同步,同步文件是有缓存的,检查很快),而且可以通过文件共享或者专有协议进行局域网同步。注册了账户就可以进行傻瓜式的同步了。不仅仅自动识别局域网和外网,可以实现局域网和互联网同步(笔记本在家和在单位都可以用一个设置同步),而且支持内网互相穿越(用代理实现的,比较慢),在单位也可以同步数据到家里。
    之前我需要同步大约1TB的内容,代替网盘作为备份,试了好几个软件。其中seafile配置过于复杂,按照官网教程操作无法成功。自同步虽然能启动,但是50w个文件还是让它在启动了几个小时后自动闪退,而且速度也很慢。最后换了goodsync才解决问题。
    加上有了goodsync,可以实现本机内不同硬盘数据同步的问题,每天定时自动同步就基本实现了RAID1的功能。
     
    4. 手机/平版/盒子播放视频
    我手上所有设备清一色都是安卓的,这边只提供一个安卓的思路:ES文件管理器+MX播放器。基本可以实现所有字幕格式和所有播放格式的支持。唯一的问题就算用nexus7 2代放某些高压缩比的H264 1080P视频也会卡,我想基本所有的手机和盒子都无法完善播放这些视频。想到NAS本身羸弱的性能,就不考虑NAS端解码给盒子这种解决方案了。估计这种方案都需要i3甚至E3才能完全带的动。
    5. 手机照片归集(暂时未实现)
    6. 硬盘SMART监控报警(暂时未实现)
    7. 手机远程互联网访问NAS(暂时未实现)
    编辑于 2016-06-26 4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收起
    55 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kmxz I look like a loser and act like a los…
    55 人赞同
     经常搬家,NAS 体积必须够小。于是在淘宝上四百多块钱买了一块 12 * 12 cm 的主板,上面带一块 J1800 双核赛扬(有的 Atom 主板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然而价格贵了些)。有意没有买带风扇的主板,毕竟那样噪音可能太大。 之所以选择 J1800 而不是 J1900,主要… 显示全部
    经常搬家,NAS 体积必须够小。于是在淘宝上四百多块钱买了一块 12 * 12 cm 的主板,上面带一块 J1800 双核赛扬(有的 Atom 主板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然而价格贵了些)。有意没有买带风扇的主板,毕竟那样噪音可能太大。

    之所以选择 J1800 而不是 J1900,主要是因为作为家庭 NAS,基本用不上四个核心。而单核心性能指标上 J1800 还胜于 J1900。

    单独购买外置的 12 V 电源时,考虑到可能同时带一块 3.5" 硬盘和一块 2.5" 硬盘,于是买了 7 A 的适配器。然后把老笔记本上的 2G SO-DIMM 内存条拆下来装到主板上。

    又买了一块 3T 的西数红盘(WD30EFRX)作为硬盘。之前遭遇过硬盘坏道等情况,所以宁愿多掏一倍的钱买针对 NAS 市场的红盘,而不是一般的蓝盘或是绿盘。

    插上电就是这样:

    现在没有机箱,以后准备到淘宝上找商家切几块亚克力自己做机箱:

    我住的地方既没有显示器也没有键盘,于是先拿去别人那里装上系统。因为懒得折腾,于是系统选择了 Ubuntu Server。访问 NAS 上的文件则使用 NFS,因为这样最简单自然,直接就如同操作本机上的文件一样。

    考虑到 NAS 很大作用是保证数据不易丢失损坏,便想到用 union mount。这样当我修改 NAS 上的文件时,原版未修改的文件依然会保留一份。Union mount 现在最常见的两个实现是 AuFS 和 OverlayFS。前者实现非常复杂;后者的原理和实现都非常简洁,且在 3.18 时被合并进了 Linux 内核。然而问题是 OverlayFS 无法被 export 到 NFS,于是我只好用 AuFS 了。

    具体设置较为简单:AuFS 部分,在 /etc/fstab 中加入
    none /mnt/aufs aufs noauto,x-systemd.automount,br=/var/userdata/upper=rw:/var/userdata/lower=ro 0 3
    NFS 部分,安装 nfs-kernel-server 后在 /etc/exports 中加入
    /mnt/aufs *(rw,async,fsid=0,crossmnt,root_squash,no_subtree_check)

    就此,NFS 就已经可以在家里的内网访问了。然而,要在外网访问,需要考虑安全的问题。NFSv4 开始支持使用 Kerberos 进行身份验证,然而搭建 Kerberos 相对麻烦,我便想到曲线救国,直接禁止外网访问 NAS;只在路由器上配置一个端口映射访问 NAS 的 22 端口。需要从外网连接时,使用 ssh 连上 NAS,需要 NFS 时则再使用端口转发来挂载。为保安全,禁止密码登录 ssh,只允许使用 RSA key 登录。

    具体来说就是设置完端口映射和 DDNS 后,就可以在外网的机器上挂载 NFS 了(之前先把 mounted 的端口固定至 32759):
    ssh home.kmxz.net -fNv -L 3049:localhost:2049
    ssh home.kmxz.net -fNv -L 33759:localhost:32759
    sudo mount -v -t nfs -o soft,intr,nolock,port=3049,mountport=33759,tcp localhost:/mnt/aufs /mnt/nas


    之后为了防止坏道或是家里因地震等因素导致数据全灭,打算再写个脚本,自动 AES-256 加密后把 NAS 上数据备份到各种免费网盘上。

    // 更新:升 Ubuntu 15.10 后 NFS 挂了,自己重新编译了一遍内核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已经在 Launchpad 上提了这个问题(https://bugs.launchpad.net/ubuntu/+source/linux/+bug/1121699/comments/11)。
    最好的方案就是把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和公司去做,选择群晖等成熟的 NAS 解决方案。 我目前选择的是群晖 213+,配合两块西数 2T 红盘,启用了以下功能: Time Machine 备份Photo Station(所有的照片全部放在自己的 NAS 上,各个端都能看,而且每个端的… 显示全部
    最好的方案就是把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和公司去做,选择群晖等成熟的 NAS 解决方案。

    我目前选择的是群晖 213+,配合两块西数 2T 红盘,启用了以下功能:
    Time Machine 备份
    Photo Station(所有的照片全部放在自己的 NAS 上,各个端都能看,而且每个端的浏览体验都很棒)
    Video Station(所有收藏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学习视频都放在上面,自动生成缩略图,自动在网上查找视频的详细信息并填充,方便归类管理)
    Music Station,大体上同 Video Station
    媒体服务器,将 NAS 上的视频内容 stream 到任意支持 DLNA/UPnP 的设备,比如家里的电视或者电脑(这里说明一下 Video Station 是同时负责解码和播放,而 媒体服务器只负责传输数据不负责解码,所以对于 CPU 性能不强的 NAS 选择媒体服务器体验更好)
    Download Station,各种挂机下载,支持各种网盘,支持 IPV6 校园网福音
    Git Server,NAS 上自己搭了一个私人的 Git Server,方便局域网内协同工作
    再写下去感觉就像软文了…………
    最后总结陈词,把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和公司去做。
    我新年放假在家用旧的Dell T7500工作站组了一个NAS. 就像 @韦易笑 回答的那样,低端的NAS买现成的就行, 高端可以在做NAS的同时能够运行虚拟机和其他服务。我的需求还更高端一点: 1. 第一需求当然是一个大容量, 可靠性高的NAS. 2. 需要一个能流畅玩街霸4… 显示全部
    我新年放假在家用旧的Dell T7500工作站组了一个NAS. 就像 @韦易笑 回答的那样,低端的NAS买现成的就行, 高端可以在做NAS的同时能够运行虚拟机和其他服务。我的需求还更高端一点:
    1. 第一需求当然是一个大容量, 可靠性高的NAS.
    2. 需要一个能流畅玩街霸4的电脑。
    3. 做开发需要有一个linux的虚拟机。而且越多越好
    4. 视频文件实时转码,可以stream到家里的iPhone和ipad上。

    这些需求都满足的话, 基本上需要一个4核以上的CPU, 内存至少8G,越多越好, 还要一块不错的显卡,至少要GTX600系列以上。 T7500 cup, 内存都可以, 我只是淘了一个二手的GTX750 Ti. 接下来就是软件的问题了。

    感谢水管上的这个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XhSrhmUXo
    让我知道了unRaid的存在,和它强大的功能:
    1. 只要用一个多余的硬盘, 就可以实现Raid5的单盘容错, 而且更牛的是万一两个硬盘同时完蛋, 剩下的硬盘上的数据还是可以保留, 不像raid5一样全部丢失。
    2. 它最逆天的功能就是能给虚拟机分配一个单独的GPU! 虚拟机上玩游戏也完全没问题。
    3. 原生支持docker. 需要什么服务可以直接来个docker image, 省心省力。

    唯一的缺点就是unRaid是要钱的, Basic 版本可以支持最多6个硬盘, $59美金。
    我的那些需求unRaid完全搞定:

    1. NAS. 设置unRaid很简单, 按照说明做个usb盘,启动系统, 添加好硬盘, 设置好分享目录, nas就架起来了。

    2. 我建了一个windows10的虚拟机, 把GTX 750 Ti 分配给它专用。 试用下来超级街霸4所有设置全开最大, 玩起来完全没问题, 非常流畅。而且支持game streaming, 可以在我的android TV或者笔记本上玩高端游戏。

    3.linux虚拟机不用专用显卡, unRaid系统自带VNC界面, 傻瓜式设置。

    4. 转码用的是airVideo HD, 在windows 10虚拟机上安装, 1080p视频实时转码在ipad上看效果也很好。这个其实是有个docker image的, 不过试用下来发现功能没有windows的全,所以就放在windows里了。

    结论:
    如果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NAS+游戏+虚拟机的系统,unRaid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光是虚拟机能用专用显卡这一点就值得一试。

    缺点有两个: 价格和电力消耗。这套硬件如果是买新的不会便宜。 加上买unRaid和windows10的钱,其实就等于一个高端DIY电脑的价格。而且同时能满足我的这些要求的话, 省电这一条就基本可以直接放弃了, 光一个显卡满负荷工作的时候就轻松超过50W。。。

    附上在vm上玩街霸的图片一张
    一,分析自身需求 1.1 BTSycn私有同步云。 自身需要一个私有的同步云,同步办公室和家里的文件。现在一直开着vpn用dropbox,速度慢,vpn也不稳定,不放心。 有计划迁移到BTsync,BTSync是私有同步软件,需要至少有一台机器常开,来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这时… 显示全部
    一,分析自身需求
    1.1 BTSycn私有同步云。
    自身需要一个私有的同步云,同步办公室和家里的文件。现在一直开着vpn用dropbox,速度慢,vpn也不稳定,不放心。
    有计划迁移到BTsync,BTSync是私有同步软件,需要至少有一台机器常开,来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这时候,需要有一台24X7常开的电脑做服务器。
    1.2 数据备份
    用三星note3,刷的小米系统。曾经拍过一个文件,当时觉得小米有照片云同步,就没有特意去保存。现在找不到了,手机上和云上都没有。感觉很有必要在自己的电脑里再备份一遍照片等数据。
    1.3 资源下载等。
    办公室是校园局域网,下载按1元1G的流量收费。一些大的文件或者视频,很有必要放在家里默默下载。

    二,确定方案
    2.1 智能路由器
    先试过智能路由器加Btsync,PC上使用FileGee来开机自启动同步备份到其他硬盘。
    家里使用小米路由器Mini版本,开通ssh后按照论坛中教程,无法安装BTsync,路由器U口接优盘或者移动硬盘,感觉容量太小,使用起来也方便。遂放弃。
    相关链接:
    小米路由器運行BTsync的可能?
    BitTorrent Sync 安装
    使用Syncthing在小米路由器上搭建您的私有云硬盘
    2.2 群晖。
    自己已经有满数据的2块NTFS硬盘,使用群晖不支持NTFS格式。后续迁移平台也是麻烦事情。
    2.3 HP Gen8
    关注HP 的 Gen8 ,放在win服务器在家里,共享访问都很方便,在chiphell看了大量HP Gen8的帖子。
    NAS - NAS / SSD / HDD
    GEN8折腾日记 汇总篇
    德淘HPGen8大约1500~1600元,京东上售价为1999元~2099元之间。考虑到自己海淘等待时间久和自己必被税的人品,感觉还是京东入手合适。
    等下定决心下订单的时候,京东涨价并且当地缺货了。呃。。。。
    2.4 万由NAS
    这时候,逛知乎 关注
    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 网络附加存储(NAS)
    的讨论,颇受启发。
    Gen 8性能强,后续可升级性也好。不过对我来说有点性能过剩,自己在家里已经有台高配32G内存的台式机、用来出差办公的笔记本、娱乐的平板等设备了,完全不需要想高端玩家一样升级Gen8(无底洞,几千元钱)搞虚拟机等等,我只需要能备份和同步数据就可以了。Gen8 的CPU有风扇,自己也有点担心噪音和功耗。
    决定自己采用intel的atom主板组装一台低功耗静音无风扇家用NAS。按照@。。。已经匿名的作者 的回答,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 匿名用户的回答
    采用相同的方案:
    1,N3150主板
    2,好看的机箱(想购买Gen8,多半是因为机箱小巧漂亮)
    3,静音高效电源等等
    自己有一块64G的SSD,和许多多余台式机内存(50G内存,多半用不上,可以抽出几根来放NAS上)
    在京东上搜索加入购物车后,核算价格接近1400了(没加上自己的内存和硬盘)。最关键的是,台式机主板对应的机箱太丑,漂亮机箱有太贵。和原回答作者讨论交流,作者提到说我的需求买一个万由NAS就可以了。
    自己上果断百度google之,找到了万由的论坛和淘宝店。首页-宁波万由电子科技
    感觉 Home NAS 4 Bay V2 升级为N3150主板,支持4块硬盘热插拔,有HDMI接口,支持硬解4K视频,后续如果做HTPC也很方便。价格还好注册会员加折扣码可以1250到手。
    自己不需要8G的SSD和2G内存(自己升级4G),去掉这两个部件,又便宜一些。
    最关键是,机箱漂亮啊,如果能有白色钢琴烤漆就更好了。

    想清楚自己需求后,果断下单。走的顺丰陆运,第三天到货。

    三,万由NAS开箱、安装系统等
    3.1 开箱
    全家福

    3.2 安装操作系统
    (1)安装系统。
    和普通电脑一样,接上显示器和键鼠就可以了。
    (2)远程控制。
    系统装好后,需要远程控制后续操作。可以选择安装teamviewer等软件,但我更推荐使用系统自带的远程桌面功能。
    Teamviewer,远程桌面。
    给你的Administrator帐号设置个密码。
    设置固定IP地址,这里我使用小米路由器,设的是192.168.31.101


    然后在 我的电脑 右键,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
    去掉键鼠、显示器。在局域网其他电脑上就可以远程登录到这条电脑上了。


    3.3 疑难杂症
    (1)网卡网络连接
    刚开始遇到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装好win8和win2012后,能识别网卡,但无法连接网络。使用usb网卡和无限网卡,一样无法正常使用。
    重启,换安装盘,都不可以。一直到我下载了主板驱动,安装了其中一个驱动后,网卡正常。但是!这时候,我用ghost恢复原来安装的其他系统(不含该驱动),网卡也能正常使用了。
    或许这个问题和路由器有关系,一直没搞明白什么原因坏和好。
    (2)Win8.1无法开启hyper V虚拟机功能。
    后来看到别人讨论才知道,是win8自带的bug,老版本win8 安装盘ISO,有这个问题,2015年4月之后的新版本没问题。我猜想装完win8.1后,打齐系统补丁,应该也会修复该bug。
    (3)开启共享
    硬盘,右键属性,共享,高级共享,权限,允许完全控制。

    3.4 其他问题
    (1)内存安装太麻烦了。有两个内存插槽,其中1#插槽必须有内存。自己按内存先装载了2#位置,系统无法启动。
    后来更换到1#位置,正常启动。这应该是intel芯片或者主板的问题。
    (2)机箱只有一种颜色,如果有白色或者其他颜色选择就更好了。
    (3)外壳有擦伤。客服说是外面的贴膜擦伤,撕开贴膜就没事了。我没撕开贴膜,不影响正常使用。
    (4)热插拔自锁按钮,插入硬盘后,锁止把手和其他三个无硬盘把手高度不同,不能全部锁止,按下后会弹起。不过不影响正常使用。(2015年12月9日 10:56:44更新,是螺钉上的有问题。更改固定硬盘的螺钉后,恢复正常)

    四,配置局域网
    4.0 组建千兆局域网

    购买netgear 6220 ,更换五类线,PC之间拷贝数据能够达到100M多一些。以前 用小米路由mini因为是100M Lan 口,拷贝速度只有十几M。

    4.1 远程唤醒
    2016年10月17日重新排版 跟进下,以下很多是以群晖来说,因为是我用的牌子,公司用的威联通ts-453 pro,个人在web界面设置个权限、删除用户都要卡顿!但是威联通性价比更高些。写完了感觉是软广、所以特地纠结下。 ~~~~~~~~~~~~~~~~~~~~~~~~~~~~~~ 个人认为… 显示全部
    2016年10月17日重新排版 跟进下,以下很多是以群晖来说,因为是我用的牌子,公司用的威联通ts-453 pro,个人在web界面设置个权限、删除用户都要卡顿!但是威联通性价比更高些。写完了感觉是软广、所以特地纠结下。
    ~~~~~~~~~~~~~~~~~~~~~~~~~~~~~~
    个人认为家用的话,除非特殊行业,比如搞设计的、搞摄影的、资深电影爱好者,一般情况下2盘位足够用的,我14年初买的ds213j,4T*2做的raid1,那时候4T的红盘很贵的,到现在还没用满,所以各位不要看多盘位羡慕,买回来你硬盘装的满么,即使你有钱硬盘装满了,内容塞得满么?
    我的日常使用情况,想到了我再加:
    日常手机照片通过dsphoto备份(16G手机,备份完成,照片删删删)
    工作电脑通过cloudstation多版本存储,公司能上下行平行100MB,家里30MB,所以一般文件备份都是3-4MB每秒,基本告别U盘,之所以说基本,因为大文件的话,下班来不及拖进去。
    部分工作文件夹通过backup备份
    一些软件、系统镜像、虚拟机文件(整个文件夹)存档
    做vpn服务器,不过后来被ac-66u代替了
    做radius服务器,给无线验证用,不用担心别人蹭网了
    做git服务器,挺好的
    其中video station 、audio station用起来也很好用
    note station做个人云笔记,
    ds download(现在改名ds get)下载些美剧、日本动作片,比迅雷差点,但是方便,下载好了发个邮件给你
    由于性能比较弱,BitTorrent Sync这个第三方应用装了很卡很卡,卸载了
    各种手机app用起来很方便(这个是加分项!!!!!)
    接个usb音响,可以通过app或者web页面放歌,具体支持哪些USB声卡,不知道,我也是碰运气
    就说上面这些东西,你自己组装的的兼容机都能做到么,群晖甚至不需要你懂端口映射,只要联网了,一个quickconnect id就可以搞定了,或许某些方面可以,但是需要你倒腾啊

    如果你是我上一段所说的特殊行业,如果你有那么多资料需要存放,那么你的薪资水平应该不会纠结看这写文字了,直接五盘*4T,5*4T大概也有15T左右的可用空间,如果上6T的话,可用空间更大。或者你可以上更好的设备了。

    再者,折腾也是一种成本,你上论坛、在百度上搜索、谷歌上搜索,花费的不是时间?喜欢折腾的人往往会忽略这种隐形成本。虽然有些折腾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你真的是用存储存东西,这种折腾就是一种冒险。

    不管是群晖还是威联通,两盘位+4T*2都是4千不到的成本,放在家里出了偶尔硬盘寻道的声音外,165 mm x 100 mm x 225.5 mm(以ds216j算)的占用空间,随便搁在书架还是电视后面。20W左右的用电量,待机睡眠更低,你多省心!!!
    ~~~~~~~~~~~~~~~~~~~~~~~~~~~~~~~~~~~~
    无意中搜到这个话题,看着各位折腾很累,各位该说的都说了,我说些不该说的以及自己的经验
    数据安全这方面没有性价比,各种raid之后,为什么还有公司搞双机热备,从个人而言双机热备基本上是奢侈品,但是raid是必须(raid0滚)!!数据只是在你不能访问的时候才显得珍贵,硬盘在不能转动时候才懊悔
    想稳定就选择专业的设备和供应商,如果你觉得你很牛比,那么你看下自己能不能到那些公司工作,如果不能,那么你还不够牛比,专业的可能没有做到你全部所想,但是做到很多你不曾想到东西
    如果你的数据只是为了访问并且不产生大的价值的话,那么功耗和噪音还是要考虑的,美观也要考虑
    既然在这方面花心思了,那么你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性能
    我再补充一个简化方案。 只要买一个好一点的路由器,支持usb外接和离线下载,连nas都不需要,就能实现nas的大多数功能。 比如我现在用的NetGear 4300,可以外接usb硬盘,可以bt离线下载。还支持Time Mechine, 功能堪比NAS。 2015.1.9… 显示全部
    @杨森 先生写的非常好。我再补充一个简化方案。

    只要买一个好一点的路由器,支持usb外接和离线下载,连nas都不需要,就能实现nas的大多数功能。

    比如我现在用的NetGear 4300,可以外接usb硬盘,可以bt离线下载。还支持Time Mechine, 功能堪比NAS。

    2015.1.9补充: 对于速度,5G连接时拷贝大文件可到20M。有线连接则为千兆。规划好,速度其实可接受。

    我的解决方案 硬件:HP Gen8/E3 1230V2/16GB ECC/HGST 4TB x 4/HGST 500GB x 1 OS:ESXi 5.5/ubuntu server 14.04 方案:500GB的HDD作为Data Storage,四块4TB硬盘通过RDM直通提供给客户系统访问。文件集群两台ubuntu server,共享Eth0,Master通过Samba对外… 显示全部
    我的解决方案
    硬件:HP Gen8/E3 1230V2/16GB ECC/HGST 4TB x 4/HGST 500GB x 1
    OS:ESXi 5.5/ubuntu server 14.04
    方案:500GB的HDD作为Data Storage,四块4TB硬盘通过RDM直通提供给客户系统访问。文件集群两台ubuntu server,共享Eth0,Master通过Samba对外提供服务,Slave通过Rsync对Master进行热备份,可用空间8TB,冗余度200%,充分保障安全性。Eth1被四台ubuntu server共享,作为个人折腾+试验的环境

     
    主路由器: wndr 3800 (可选) 多口千兆交换机 千兆网线 (备用)电力猫 无线AP: Newifi (接移动硬盘) + NAS / SMB服务器, rtorrent下载机: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8播放器: root后小米盒子(装KODI) 外围设备: ipad, win 笔记本, win台式机 smb, rtorrent… 显示全部
    主路由器: wndr 3800
    (可选) 多口千兆交换机
    千兆网线
    (备用)电力猫
    无线AP: Newifi (接移动硬盘) +
    NAS / SMB服务器, rtorrent下载机: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8
    播放器: root后小米盒子(装KODI)
    外围设备: ipad, win 笔记本, win台式机

    smb, rtorrent多任务对IO性能要求相当高, 路由器, 低端NAS, 树莓派基本完全不能用, 要想认真, gen8为起步.

    newifi 接移动硬盘做迅雷远程下载机

  • 上一篇: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一?
    下一篇:iis10配置php教程